400-005-1178
130-2517-1069
委托方
軟件開發單位
測試目的
通過提出安全改進建議,幫助用戶將風險控制/轉移/降低在國家安全標準允許或公眾接收的許可范圍內,而決不是消除安全風險。
提交資料
測試內容
依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相關技術規范,按照嚴格程序對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能力進行的科學公正的綜合測試評估活動,以幫助系統運行單位分析系統當前的安全運行狀況、查找存在的安全問題,并提供安全改進建議,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統的安全風險。
報告
測試周期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系統信息安全測試報告)。
軟件產品代碼質量審查測試
幫助用戶對源程序進行審查,直接從代碼中查找缺陷。
申請表、功能列表、環境列表;用戶手冊、操作、安裝、說明、維護手冊等;樣品安裝光盤;設計文檔、數據庫文檔、相關測試要求或行業標準。
可依據用戶確定的規范幫助用戶檢查代碼和設計的一致性,代碼的規范性、可讀性,代碼邏輯表達的正確性,代碼實現和結構的合理性等。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代碼質量審查測試報告)。
軟件產品性能優化測試
軟件開發單位、用戶方
識別系統中的弱點/瓶頸,從而提出針對性的優化策略,修復系統的瓶頸,進行系統調優。
1)檢測各項配置(內存、CPU速度、硬盤性能、中間件、數據庫等)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度量不同系統配置下的系統響應時間,從而確定哪一種配置能夠提供理想的性能級別。2)查找和確定被測試系統在某特定的資源配置下所能達到的最大性能負載。確定系統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能提供多少的額外容量,并根據實際業務增長速度,預測系統在多長時間內可以滿足未來業務增長的需要。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性能優化測試報告)。
軟件產品性能專項測試
幫助用戶驗證軟件系統是否達到預期的性能指標。
檢測系統在規定的資源配置下的性能指標(最大業務量和訪問量、最短響應時間、最長響應時間、事務處理速率等)。
對軟件測試的性能指標進行評價。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性能專項測試報告)。
軟件產品質量改進測試
幫助用戶查找軟件的缺陷和隱患,改進軟件的質量,提高軟件的市場競爭力。
準確、客觀地對軟件進行階段性測試,在每個子系統出來后,對子系統進行測試并給出評價,有效地控制軟件的質量。
對軟件測試的特性進行評價。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質量改進測試報告)。
軟件產品驗收測試
軟件開發單位、軟件用戶
根據合同要求制定測試計劃、方案,驗證工程項目是否滿足用戶需求,功能實現與性能指標是否達到系統要求,評測中心根據測試結果為研制方和用戶提供客觀的、公正的第三方驗收測試報告。此報告可用于對開發完成的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工程驗收,也可作為判斷軟件工程和系統集成項目是否按規定完成的依據之一。
測試過程中,根據合同要求制定測試方案,驗證工程項目是否滿足用戶需求,軟件質量特性是否達到系統的要求。
軟件與需求一致的程度,不符合的地方及錯誤報告清單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驗收測試報告)。
軟件產品鑒定測試
可作為進行省級、國家、部委項目的申報和結題,國家科技成果獎的技術鑒定、軟件產品資產入股的技術評估,也可作為向客戶推廣產品的有力依據。測試結束后,評測中心將出具權威的鑒定報告和鑒定證書。
申請表、功能列表、環境列表;用戶手冊、操作、安裝、說明、維護手冊等;樣品安裝光盤;需求文檔、設計文檔、數據庫文檔。
該項測試從技術和應用的角度對商用軟件產品的質量特性進行全面地、系統地測試和評估,測試內容涵蓋了功能性測試、性能測試、可靠性測試、易用性測試、維護性測試及可移植性測試。
對軟件測試的特性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為優秀、良好、通過或不通過。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鑒定測試報告及證書)。
軟件產品高級確認測試
測試結果可作為判定軟件滿足要求程度的依據,也可幫助開發方對軟件質量進行有效的把握和評估,進而對軟件進行相應的質量改進,提高軟件產品質量,或用于進行產品推廣、招標前的確認。測試結束后,出具軟件產品確認測試報告和問題報告。
1)確認用戶開發的軟件是否滿足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中規定的軟件功能、性能需求;2)確認文檔的正確性、合理性;3)確認需求規格說明書中的其他需求,如可移植性、兼容性、錯誤恢復、可維護性等。
對軟件測試的特性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為通過或不通過。
測試完成后20個工作日內可提交結果(即軟件產品高級確認測試報告及問題報告)。
軟件產品簡單確認測試
軟件產品登記測試